公文写作学习心得(4) -凯发一触即发

714

公文写作学习心得(4)

  公务文写作学习心得

  新到办公室工作的同志经常带着一股写好公文的热望向我讨教写材料的经验。其实写好材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既有写作技法上的积累,也有工作方法上的觉悟,因为行文的表述依赖于行为做事,做事成熟了,也会带来行文的老道。不过,有没有一种明确的自觉培养意识,对于一个写手的成长快慢还是有影响的。从我十来年的写作体会看,我认为做好公文起草工作要有四种“自觉意识”:

  一、要有明晰的效果意识

  公文是一种应用性*,是让人看、让人听,要对实际工作起指导、推动作用的。在起草公文时,写作目的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公文的行文方向、结构设置、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述。起草公文,必须有明晰的效果意识,就是说你按领导指示起草一篇公文,对这篇公文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整体效果,主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分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每段内容给人留下什么印象,都要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我的体会是,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未必能写成好公文,因为写好公文还需要其他重要条件,但没有明晰的效果预期,必定写不出什么好公文。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在起草公文时,我建议大家尝试“效果导向机制”,即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去决定是否需要设置主标题,设置什么样的主标题;去决定是否需要开场白,需要什么样的开场白;去决定是否需要分标题,确定什么样的分标题;去决定每一段落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去决定叙述风格、用语习惯,从而让公文管用而不是无用,让受众爱听而不是反感。要根据“需要写什么”去写,而不能根据“会写什么”去写,尤其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到哪写到哪。起草一篇公文,总得给人留下一点什么,或者主题选定上有特色,或者工作举措上有创意,或者理论阐释上有新高度,或者用词用语上有新亮色。全部达到上述目标当然很难,而且有时时间也不允许,但至少要达到其中的一两个,否则,所起草的公文味同嚼蜡,写了等于没写。

  二、要有深厚的思维修炼意识

  写公文、抓工作,关键靠思维。我认为,一篇好的公文必须做到“与众不同”,而不能“与众雷同”。从一定意义上说,成功就是“与众不同”。你想的、说的,跟别人完全一样,说不说、讲不讲还有什么意义?公文作品是智慧的结晶,要做到与众不同,必须以深厚的思维能力作支撑。我体会,作为公文起草者要着力提高以下几种思维能力:一要提高直线思维能力。对一个事物、一项工作,要往纵深处思考,就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说的那样,要“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蔓溯”。当然,我们所撑的是思维的长蒿,要寻的不是情感缠绵的美梦,而是理论的新境界、工作的新层次,是超越常识、形成见识。

  二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硬币的正面和反面给人的印象绝不相同,然而它们都是硬币的组成部分。这提醒我们,在起草公文、研究工作时,有时要从反面去想,要找到隐藏在成绩经验背后的另一种真相,把问题说出来;思考应对挑战的正确方案,把矛盾解决掉。这样就能形成关于这项工作的新表述。

  三要提高侧向思维能力。即要从第三种角度看问题、看工作,形成对问题的新见解,找到推进工作的新途径。我在一篇思考体会中谈过,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关键在于找到第三条路径。因为,生活中的确有黑白分明的事,这时必须坚持白的,反对黑的;但有时,也有赤、橙、蓝、绿、紫等其它过渡色,这也是允许的,是多样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在必要和可能时,我们要走出单纯的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习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这同样是公文起草中一条重要的思维路向。

  四要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构思公文时,要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敞开胸怀,大胆想象,看看自己已经掌握和正在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源中,有哪些可以吸纳借鉴,为我所用。这是破解文思枯竭难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公文写作培训总结范本(1)

  公文写作培训总结范本

  在领导安排及公司文书科的组织下,我参加了***举办的“公文写作技法与规范化办理培训班”的培训活动,依据个人工作实际情况,较为认真的对培训内容进行了学习领会,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培训内容

  (一)重点学习的培训内容

  1、汇报材料写作:通过学习、参考讲师教学课件内容,从汇报材料的起草、修改上对自身知识进行了丰富,同时通过听取讲师讲述经历、传授经验,使我对汇报材料写作中领会精神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领导讲话稿撰写:在“领导讲话稿撰写”专题培训中,讲师在总结出“公文写作难在准确规范;重在领导满意;贵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采用了以讲述个人经历、分享个人体会为重点,以课件材料为辅助的授课方式,较为生动的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讲解,对我个人学习的提高帮助较大;

  3、述职报告写作专题及工作总结写作专题:通过概述*的特征和构成要素,结构模式特点,写作要点等,讲师对述职报告和工作总结的写作分别进行了讲解,在讲解中也适当穿插了些个人经历和体会,结合我个人工作内容,此专题讲座对我个人的提升也较大。

  (二)其他培训内容

  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学习专题:本专题着重对公文术语和定义、公文用纸及版面要求、公文版头适用范围、公文的特定格式和式样说明、工作中易犯的格式错误等进行了讲解,但通过与集团公司其他参训学员沟通,了解到集团公司在以上部分项目内容中均有具有内部具体要求,所以个人在学习中仅对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了学习听取,以便在工作中查缺补漏;

  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解读、《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的写作要领、《条例》规定的公文办理专题:该专题内容较为繁复,内容主要是针对市政机关工作中的公文处理进行讲解,对集团公司内的公文处理局限较大,在日常工作中不容易接触,所以我将该类专题内容不作重点学习,仅进行听取了解,以便在工作中查缺补漏。

  二、重点内容学习心得

  在我上述学习重点内容中,给我体会较深的是汇报材料及领导讲话写作中,对领导意图把握的相关讲解,尤其是讲师重点强调的:在该类写作的过程中,将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领会和把握领导的思想是这类*写作的重点方式,但却要极力避免自己的个人想法在*中的体现。这是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曾注重过的事情,将领导的想法用书面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个转换、构思的过程,或多或少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想法习惯贯穿其中,这样就有可能会造成领导意图传达的失真或偏离,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次,在讲师提出的“公文写作难在准确规范;重在领导满意;贵在推陈出新”中,我对讲师重点强调的“贵在推陈出新”印象深刻,因为在我认识中,公文的本身就是个僵化、无趣的事物,它不能像散文、诗歌那样使用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语句,营造美丽的意境,它只能做出简单的陈述,或者使用公式性的语言进行平淡的表达,完全跟“新”这个概念无缘。但在讲师的讲解中,我认识到,虽然公文写作的限制极大,能够使用的东西极少,但我们仍可以在表达手法、词语搭配、语境塑造方面下一定的功夫,使自己写出的*具有一定的新意,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领导讲话、汇报材料、述职报告及工作总结的写作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一定的提高。写作这项工作对我来说仍属于是一项挑战,不管最后的成果怎样,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每个*的写作,不断向“公文写作难在准确规范;重在领导满意;贵在推陈出新”的方向迈进。

篇3:公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与经验

  公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与经验

  新到办公室工作的同志经常带着一股写好公文的热望向我讨教写材料的经验。其实写好材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既有写作技法上的积累,也有工作方法上的觉悟,因为行文的表述依赖于行为做事,做事成熟了,也会带来行文的老道。不过,有没有一种明确的自觉培养意识,对于一个写手的成长快慢还是有影响的。从我十来年的写作体会看,我认为做好公文起草工作

  要有四种“自觉意识”:

  一、要有明晰的效果意识

  公文是一种应用性*,是让人看、让人听,要对实际工作起指导、推动作用的。在起草公文时,写作目的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公文的行文方向、结构设置、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述。起草公文,必须有明晰的效果意识,就是说你按领导指示起草一篇公文,对这篇公文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整体效果,主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分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每段内容给人留下什么印象,都要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我的体会是,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未必能写成好公文,因为写好公文还需要其他重要条件,但没有明晰的效果预期,必定写不出什么好公文。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在起草公文时,我建议大家尝试“效果导向机制”,即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去决定是否需要设置主标题,设置什么样的主标题;去决定是否需要开场白,需要什么样的开场白;去决定是否需要分标题,确定什么样的分标题;去决定每一段落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去决定叙述风格、用语习惯,从而让公文管用而不是无用,让受众爱听而不是反感。要根据“需要写什么”去写,而不能根据“会写什么”去写,尤其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到哪写到哪。起草一篇公文,总得给人留下一点什么,或者主题选定上有特色,或者工作举措上有创意,或者理论阐释上有新高度,或者用词用语上有新亮色。全部达到上述目标当然很难,而且有时时间也不允许,但至少要达到其中的一两个,否则,所起草的公文味同嚼蜡,写了等于没写。

  二、要有深厚的思维修炼意识

  写公文、抓工作,关键靠思维。我认为,一篇好的公文必须做到“与众不同”,而不能“与众雷同”。从一定意义上说,成功就是“与众不同”。你想的、说的,跟别人完全一样,说不说、讲不讲还有什么意义?公文作品是智慧的结晶,要做到与众不同,必须以深厚的思维能力作支撑。我体会,作为公文起草者要着力提高以下几种思维能力:一要提高直线思维能力。对一个事物、一项工作,要往纵深处思考,就像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说的那样,要“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蔓溯”。当然,我们所撑的是思维的长蒿,要寻的不是情感缠绵的美梦,而是理论的新境界、工作的新层次,是超越常识、形成见识。

  二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硬币的正面和反面给人的印象绝不相同,然而它们都是硬币的组成部分。这提醒我们,在起草公文、研究工作时,有时要从反面去想,要找到隐藏在成绩经验背后的另一种真相,把问题说出来;思考应对挑战的正确方案,把矛盾解决掉。这样就能形成关于这项工作的新表述。

  三要提高侧向思维能力。即要从第三种角度看问题、看工作,形成对问题的新见解,找到推进工作的新途径。我在一篇思考体会中谈过,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关键在于找到第三条路径。因为,生活中的确有黑白分明的事,这时必须坚持白的,反对黑的;但有时,也有赤、橙、蓝、绿、紫等其它过渡色,这也是允许的,是多样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在必要和可能时,我们要走出单纯的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习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这同样是公文起草中一条重要的思维路向。

篇4:各种工作公文特征和写作特点

  各种工作计划特征和写作特点

  1、规划

  规划是计划中最宏大的一种:从时间上说,一般都要在三五年以上;从范围上说,大都是全局性工作或涉及面较广的重要工作项目;从内容和写法上说,往往是粗线条的,比较概括,如《××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省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等。规划是为了对全局或长远工作作出统筹部署,以便明确方向,激发干劲,鼓舞斗志;相对其它计划类公文而言,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因而其内容往往要更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在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党、国家和具体单位的发展方针确定发展远景和总体目标,然后充分吸收有关意见,以科学的态度,反复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和选择,确定各项指标和措施。

  规划的具体写法:规划因具有严肃性,所以一般都是通过“指示性通知”来转发的,其格式都是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般不必再落款,也不用写成文时间。规划的标题是“四要素”写法:单位名称 时间期限 内容范围 “规划”二字。如《××省“八五”期间经济发展规划》。规划的正文一般都比较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前言,即有关的背景材料,也就是制定规划的起因和缘由。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事实,而应把诸多有关情况以过认真地综合、分析,找出其有得因素和不得因素。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下面所提的规划目标言之有据,有可靠性。

  (2)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这是规划的纲领和原则,是在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既要写得鼓舞人心,又要写得坚定有力,要用精炼的语言,概要地阐述出来。

  (3)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是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任务要提得明确,措施要提得概括有力。这部分写作通常有两种结构:对于全面规划或任务项目较多的规划,因其各项任务比较独立,没有多少共同的完成措施,一般采用以任务为主线的“并列式结构”(措施都在各自的任务之后分别提出);对于专题规划或任务较单一的规划,因其任务项目较少而其项目之间的联系又较大,一般采用任务、措施分说的“分列式结构”。

  (4)结尾,即远景展望和号召。这部分要写得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

  2、设想

  设想是计划中最粗略的一种:在内容上是初步的,多是不太成熟的想法;在写法上是概括地、粗线条地勾勒。但时间不一定都是远的,范围也不一定都是宏大的。一般说来,时间长远些的称“设想”;范围较广泛的称为“构想”;时间不太长、范围也不太大的则称为“思路”或“打算”。设想是为制定某些规划、计划作出准备的,是一些初步想法。设想在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方面的要求相对差一些,因为它是为正式的规划或计划作准备,不是给各级领导看的,就是交群众讨论的,不必也没时间考虑得太周密,只要基本成形就可以,且在提出任务或目标时,往往还有一些简短的论述语句。设想与规划一样,在内容的写法上都是比较原则和概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得太细、太具体。

  设想的具体写法:设想因具有超前性,所以其写作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格式也不大一样:如果是给领导看的,报给上级,就要严肃一些,随报告报送,不必落款,也不必写行文时间;如果是交给群众讨论的,或者不以通知或报告的形式转发或上报,就要落款并写明具体行文时间。设想的标题可以是“四要素”,也可以是“三要素”,或省略单位名称,或省略时间期限,还可以是“两要素”省略单位名称和时间期限,如《关于机构改革的初步设想》。设想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只讲目标、要求的条项并列式写法,适用于时间较长远的“设想”或工作计划的最初构思或打算。第二种是也按规划、计划、方案或安排的格式结构,只是内容粗略一些的想法,适用于预备性计划,即只是征求意见的“构想”、“思路”或“打算”。

  3、计划

  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概要。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年×月×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写法,其中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

  (2)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

  (3)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

  4、要点

  所谓要点,实际就是计划的摘要,即经过整理,把主要内容摘出来的计划。一般以文件下发的计划都采用“要点”的形式。

  要点的具体写法:要点大多是上级机关某一项重要或较大工作计划的摘要,一般都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多用某个通知作“文件头”,所以只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再落款,再写成文时间;但也有些要点,由于涉及的工作重大,为郑重起见,往往要在标题下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制发具体时间。要点的标题可写“四要素”,也可写“三要素”,但“三要素”的写法一般要在题下标明被省略的发文机关名称。正文写法,由于要点的内容是摘录计划的主要之点,所以其正文都写得比较概要,既不要兼顾到各个方面,也不必讲具体做法,更不用讲道理;没有过渡段,段落也不长。在结构方式上,大都是并列式,可分若干项目一贯到底,也可分几大项,大项下分若干小项,其中的小项可在每一大项下单独排列,也可全文排列。

  5、方案

  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的具体写法:方案的内容由于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东北师范大学五年发展规划总体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如《治理采掘工业危机,实现良性循环方案》。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

  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在“主要目标”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里还有重点工作项目;“政策措施”的内容里一般还要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和“具体措施”等。

  6、安排

  安排是计划中最为具体的一种格式:由于其工作比较确切、单一,不作具体安排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其内容要写得详细一些,这样容易使人把握。

  安排的具体写法:安排的内容由于是涉及范围较小或单位内部的工作,所以一般有两种发文形式: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尽管涉及面较小,也要用“文件头”形式下发。

  “安排”的格式是“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另一种,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工作安排,也可直接下发文件,格式就由“标题”、“正文”、“落款及时间”三部分组成。但不管哪种形式,作为“安排”本身都不该有受文单位,如果必须有,则或者以“文件头”形式下发,或者以“关于。。.。。安排的通知”名义下发。安排的标题可是“三要素”写法,也可是“两要素”写法(省略机关名称)。安排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也有的省略“结尾”,“主体”结束,正文即随之结束。“开头”同计划的开头差不多,或阐述依据,或概述简明扼要。

  “主体”是正文的核心,一般包括任务、要求、步骤、措施四方面内容。在结构上可按这四方面内容分项来写;也可把任务和要求合在一起,把步骤和措施合在一起来写;还可以先写总任务,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一项一项地写具体任务,每一项有每一项的要求及措施,要依据工作性质及具体内容来定。但不管怎样结构,其任务都要具体,其要求都要明确,其措施都要得当。

  方案和安排有共同之处,即写作题材都是单项的工作,即只对一项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

  这也正是方案、安排与规划、设想、计划、要点的根本不同。但二者在内容范围上也有个大小之分:方案的内容范围适合于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安排的内容范围则适合于单位内部或涉及面较小的工作,如《××市关于计划生育的工作安排》。方案和安排还有一种较为概要一点的写法,以便于下级具体实施时灵活掌握,叫做“意见”:方案大多称“实施意见”,如《××市“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安排往往称“安排意见”,如《××××系统关于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安排意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机关把单位内部或涉及面很窄的单项工作计划也称之为“方案”,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工作都比较切近、具体,也并不复杂,只要用“安排”就足够了,如果较为原则,则可称为“安排意见”。

  (二)写好计划的方法

  写好计划可能是公文写作中比较难的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上的事,还是个涉及具体工作业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这种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但是在写作上也有一些章法。首先,写作者必须分清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适合用哪一个具体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设想、计划、要点、方案、安排中的哪一种。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计划,就要用“规划”。

  因为规划不必也不能写得太细,只要能起到明确方向,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规划就可以写得不切实际;但规划的切合实际问题的确只是个大致的切合。如果是初步的、不太成熟的计划,就要用“设想”。因为设想是为计划作准备的,也不必写得很细,甚至不用写得很好,只要能把大致的“思路”或想法写出来也就够了。但这也不是说设想就可以写得没条理,而只是说它更注重“想”,即要有突破和创新。如果计划内容是某一项工作,一般则用“方案”或“安排”,工作项目比较复杂者用“方案”,较简单者为“安排”。因为方案和安排都必须写得很细(或很全面,或很具体),否则工作就没法开展。当然,若考虑到要给下级执行中留有余地,这方案可变成“实施意见”,这安排也可变成“安排意见”。如果计划内容既不是单项工作,又不是很宏大的,这就该用真正的“计划”了。因为狭义的计划是广义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当然,若只想把这计划摘要加以公布,则可用“要点”来写。

  (三)计划写作注意事项

  不论哪种计划,写作中都必须注意掌握以下五条原则:第一,对上负责的原则。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反对本位主义。第二,切实可行的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即使是做规划和设想,也应当保证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标要明确,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达到的。第三,集思广益的原则。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博采众长,反对主观主义。第四,突出重点的原则。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则。要预先想到实行中可能发行的偏差,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补充办法。

篇5:农委公文写作知识测试习题

  市农委公文写作知识科室和个人代表测试习题

  第1至24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一套题

  1、行政机关公文的特点是什么?

  答:公文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联系公务、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特点:①法定的作者;②法定的权威;③鲜明的立场;④规范的体式;⑤严格的程序。

  2、行政机关公文有哪些作用?

  答:公文在行政机关公务活动中起着沟通、联络、维系的作用,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指导的工具;②宣传教育的手段;③规范行为的准则;④交流信息的渠道;⑤留存考查的资料。

  3、怎样拟制公文的主题词?

  答:主题词应先标反映公文内容的词,再标反映公文文种的词。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一般不少于3个词为宜,最多不要超过5个词。主题词位于公文尾部的横隔线之上,词目与词目之间空一格,不标标点。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规定了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的选词范围,应熟练掌握运用。

  4、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包括哪些方面?

  答: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包括书面格式、用纸格式和印装格式。

  5、公文的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文的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日期、附注等。

  6、行政机关公文的行文关系有哪几种?

  答:行政机关公文的行文关系有以下几种:①上下级关系;②隶属关系;③平级关系;④非隶属关系。

  7、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通知”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8、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通报”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9、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报告”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0、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请示”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1、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函”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2、请说明行政机关公文中“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13、行政机关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答:行政机关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14、公文格式中对公文标题有什么要求?

  答: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15、法定公文的书面格式是否可以变通?

  答:法定公文的书面格式不可以变通。

  16、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按期”的含义。

  答:按照规定的期限。

  1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报请”的含义。

  答:用书面报告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请求。如“报请上级批准”。

  1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报送”的含义。

  答:向上级呈报。

  19、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不宜”的含义。

  答:不适宜。如“不宜操之过急”。

  2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不予”的含义。

  答:不准许;不给。

  21、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参照”的含义。

  答:参考并仿照。如“参照执行”。

  22、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草拟”的含义。

  答:起草和撰拟。如“草拟文件”。

  23、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呈报”的含义。

  答:用公文报告上级。如“呈报省政府批准”。

  24、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纯系”的含义。

  答:纯粹是。如“纯系无中生有”、“纯系无理取闹”。

  第25至48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二套题

  25、为什么说公文主题决定着公文材料的选择?

  答:材料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说明主题的材料就可以用,不能说明主题的材料再吸引人也不能用,因此说公文主题决定着公文材料的选择。

  26、为什么说公文主题决定着公文结构的安排?

  答:结构是公文的框架,要围绕主题的表达安排好公文的头怎样开,尾怎样结,过渡照应怎样安排,层次段落怎样划分。处理好以上几点,形成的公文就会成功。

  27、为什么说公文主题限定着公文语言的色彩?

  答:公文的语言应准确、简洁、得体,具体到某一篇公文,如公文主题是表彰先进的,公文语言应是热烈和富有感召力;如公文的主题是批评错误行为的,其语言应是严厉和富有威慑力。

  28、为什么说公文主题控制着公文的表达方式?

  答:公文在表达方式上主要使用叙述、议论、说明等方式,极少使用描写或抒情。这是受公文主题的政策性和法规性的限制。如公文的主题是反映情况、汇报事项,应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如公文的主题是知照、布告,应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9、为什么说公文的主题要正确?

  答:公文主题确立的首要原则是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指示精神保持一致,切实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是对行政机关公文最基本的要求。

  30、公文材料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选择公文的材料,应该以行文目的需要,在所占有的大量材料中进行精益求精的筛选,一要注重准确性,二要注重典型性,三要注重新颖性。

  31、公文材料的概念是什么?

  答:公文材料是写入公文中用来说明行文机关的意图和观点的,它是包括具体事实、背景、根据、数据等的统称。

  3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关于排版规格是如何规定的

  答: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3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关于公文标题的格式是如何规定的?

  答: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3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关于公文正文的格式是如何规定的?

  答: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35、《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关于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的落款是如何规定的?

  答: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36、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待”的含义。

  答:等待。

  3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当否”的含义。

  答:是不是恰当合适。

  3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定于”的含义。

  答:决定在。

  39、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反之”的含义。

  答:与此相反。

  4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废止”的含义。

  答: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

  41、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发布”的含义。

  答:宣布(命令、指示等)。

  42、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该”的含义。

  答: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

  43、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概用”的含义。

  答:一律用。

  44、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公布”的含义。

  答:公开宣布,让大家都知道。用于政府的法律、命令、文告及团体、单位的通知事端。

  45、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还须”的含义。

  答:还必须。

  46、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核对”的含义。

  答:审核查对。

  4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会同”的含义。

  答:同有关方面会合在一起。

  4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汇总”的含义。

  答:汇集到一起。多指资料、数据、表格、文件等。

  第49至72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三套题

  49、公文结构的概念是什么?

  答:公文的结构是公文内容的组合构造,是公文的骨骼。

  50、行政机关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那几方面?

  答:一、开头;二、段落;三、过渡和照应;四、结尾。

  51、简述公文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一、准确性;二、简洁性;三、庄重性;四、规范性。

  52、要使公文语言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哪几点?

  答:一是概念准确,避免歧义。二是措词得体,防止误用。三是把握分寸,褒贬适当。四是前后照应,杜绝矛盾。五是细心检查,排除错漏。

  53、公文语言的常用词汇主要包括哪几类?

  答:主要包括四类:一、称谓语;二、起首语;三、承启语;四、结尾语。

  54、公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答:记叙、说明、议论三种。

  55、公文中记叙方式有哪几种?

  答:有六种:一是顺叙;二是倒叙;三是插叙;四是补叙;五是总叙;六是分叙。

  56、公文中的说明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答:有八种:一是定义说明;二是举例说明;三是比较说明;四是分类说明;五是数字说明;六是引证说明;七是比喻说明;八是图表说明。

  5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基于”的含义。

  答:根据。如“基于以上理由”。

  5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即可”的含义。

  答:就可以。

  59、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即日”的含义。

  答:当天。如“本条例自即日起施行”。

  6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鉴于”的含义。

  答:觉察到;考虑到。

  61、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届时”的含义。

  答:到时候。表示预定时间准时做某事。如“请届时参加”。

  62、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就”的含义。

  答:靠近;从事。

  63、“全;都”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均。

  64、“可不可以”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可否。

  65、“诚恳地邀请或请求”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恳请。

  66、“一个一个地举出来”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列举。

  67、“另外进行(某种活动)”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另行。

  68、“实践自己答应做或应该做的事情”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履行。

  69、“起草文稿”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拟稿。

  70、“打算在”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拟于。

  71、“对下级来文的批示答复”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批复。

  72、“切合实际,实实在在”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切实。

  第73至96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四套题

  73、决定的概念及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决定是行政机关对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和安排,具有规定性和领导性的下行文种。决定的使用范围很广,除行政机关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均可使用。

  74、简要说明决定的种类。

  答:决定的种类有:①法规政策性决定;②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决定;③奖惩性决定;④任免性决定。

  75、简要说明公告分为哪几类?

  答:公告分为要事性公告和决定性公告两大类。

  76、通告与公告的区别是什么?

  答:通告的发文单位具有广泛性,一般的国家机关、社团及企事业单位都可发通告。而基层行政机关是无权制发公告的。通告是在事发之前提出要求和规定。公告涉及的内容大都是通过或确定的,是事后告之。通告内容适用范围较小,是“有关方面”。而公告内容的适用范围大,是“国内外”。

  77、通知的概念是什么?

  答: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以及任免人员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78、简要说明通知的特点。

  答:通知的特点是:①指导性;②广泛性;③时效性。

  79、简要说明通知的种类。

  答:通知的种类有:①发布、指示性通知;②广告性通知;③转发、批转性通知;④任免通知。

  80、转发、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可用转发性通知下发,转发时可带有评论介绍性的内容供受文者参考。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或材料,可用批转性通知并附原文下发,其中批转性的文字是上级对原文的态度,是用来指导下级工作的。

  81、简要说明通知的格式。

  答:①标题;②受文者名称;③正文;④落款。

  82、如何写作通知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要先写制发本通知的因由、根据或者目的和意义,然后用过渡词语转入主体部分。主体是通知的重点,要写明要求受文者应遵守什么或贯彻什么。如内容较多的,可以分开层次、划清段落,便于阅读和理解,利于下级遵照执行。如果内容较少,可用贯通式写法一气呵成。结尾一般多注明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时间要求、希望等,用语因通知内容而异,如:“请参照执行”、“希遵照办理”等。

  83、通知的标题格式分为哪三种?

  答:一为发文行政机关加介词(或不用)加通知内容加“的通知”;二为通知内容加“通知”;三为仅写“通知”二字。

  84、通报的概念是什么?

  答:通报是行政机关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典型事例及有教育、指导、规范意义的事件向下级或公众发布的周知性公文。

  85、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答: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通知用于传达指示、发布法规、批转文件、安排部署工作。通报用于让下级了解情况、知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知用于要求下级执行什么或怎样去做。通报是事后发布的,而通知却是事前发布。通报要求有较具体的叙述和分析、议论、评价;通知一般只用概述性的语言。

  86、情况性通报适用于何种情况?一般如何写作?

  答:情况性通报适于(是)领导机关告知重要情况,传达会议精神,沟通信息,使所属单位和干部群众了解有关情况、相互借鉴、统一认识、协调动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主要是据实反映,摆明情况,分析问题。一般把情况、分析、要求等综合起来,分几个问题来写作。

  8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讫”的含义。

  答:完结;截止。

  8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确系”的含义。

  答:确实是。如“经查证,此案确系错判”。

  89、解释公文常用词语“任”的含义。

  答:担负;使用。

  9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清样”的含义。

  答:最后一次校改后的校样。

  91、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顺叙。

  92、把事件结局或突出部分先交待出来然后再按顺序叙述的,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倒叙。

  93、暂时中断叙述的主线,插入别的叙述,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插叙。

  94、在叙述之后对有关情况做补充叙述的,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补叙。

  95、对全部的人或事进行整体叙述的,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总叙。

  96、对两个以上的人或事分开叙述的,被称为哪种记叙方式?

  答:分叙。

  第97至120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五套题

  97、报告的概念是什么?

  答: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或要求时使用的一种陈述性上行文。

  98、如何写作报告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要先交待发文的原因和目的,概述主要内容和结果,然后用过渡词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或“为此,提出以下意见”等来承上启下。主体部分要叙述报告的具体内容,如内容单一,可分自然段叙述;若内容较多,可分条列项,逐条叙述并考虑加小标题。结尾处一般使用公文的专用语“请审阅”、“特此报告”,建议性报告可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99、写作报告要注意些什么?

  答:上级机关对报告没有答复的责任,把请示事项夹在报告中容易误事,是写作报告的一大忌。如需要上级批准或帮助,应该另外用“请示”这一文种单独行文,以免受文机关不作答复。

  100、请示的概念及其相对文种是什么?

  答:请示是下级机关或个人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批准、答复、帮助、解决、审核事项或问题时使用的请求性公文。它的相对文种是批复。

  101、简要说明请示的特点。

  答:请示的特点是:①目的性;②前置性;③单一性;④时效性。

  102、写作请示要注意些什么?

  答:请示与报告类似,曾经属于一类中的两种,易被人混淆。一是标题和正文都不能写成“请示报告”;二是坚持“一文一事”的原则;三是事前请示,不能先斩后奏;四是不能越级请示;五是不能多头主送;六是不能向下级或平级下发和抄送;七是一般不宜直接呈送领导者个人。

  103、简要说明批复的特点。

  答:批复的特点是:①明确的针对性;②鲜明的决断性;③篇幅的短小性。

  104、写作批复要注意些什么?

  答:批复的篇幅一般不长,将上级机关的意见表达清楚即可,不必做具体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坚持一请示一批复的原则,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切忌一文多批现象。批复的意见要言简意明,态度明朗,不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答非所问。

  105、意见的概念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它的使用范围很广,任何行政机关、职能部门或个人都可以使用。

  106、函的概念是什么?

  答: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行政公文。

  107、简要说明函的特点。

  答:函的特点是:①灵活性;②单一性。

  108、函的主送机关可以是哪些?

  答:可以是平行机关、下级机关,还可以是上级机关。

  109、如何写作函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要先说清楚为什么要发此函,写明商洽什么、告知什么、请求什么,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意愿和方案并陈述相关理由和依据及背景材料。主体部分要使对方一目了然,要突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目的,行文宜直述,不宜用命令的口吻和粗暴的语气。结尾处用语样式较多,随内容而定。请求性的用“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请研究函复”、“特此函达,请复”等。

  110、简要说明函的种类。

  答:函的种类有:①商洽函;②请求函;③知照函;④答复函。

  111、如何写作会议纪要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要先写清会议的概况:会议名称、起止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列席人、主持人、会议的主要议程、会议的指导思想及主要成果、基本评价等。主体部分要叙述会议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研究讨论的意见,会议的基本精神和形成的决议、决定等。结尾处一是用鼓动性和有号召力的语言作结束语,二是正文写完自然结束,不用明显的结束语。

  112、简要说明按会议性质划分,可以将会议纪要分为几种?

  答:按会议的性质,会议纪要可以分为两种:①决议性会议纪要;②情况性会议纪要。

  113、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是什么?

  答:会议纪要是正式的公文文种,而会议记录只是会议情况的记录,是原始材料,不是正式公文。会议纪要有选择性、提要性,不能包括会议的全部内容,而会议记录则是把会议的情况全部记录下来,即“有闻必录”。会议纪要是会议后期或会后加工提炼之后才能形成;会议记录则是随着会议的进程同步进行的。

  114、“审查核定”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审核。

  115、“实施执行。多用于公布法令规章的生效时间”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施行。

  116、“事情的安排和处理”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事宜。

  117、“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事由。

  11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特予”的含义。

  答:特地给以。

  119、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提要”的含义。

  答:从全文中提出要点。

  12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妥否”的含义。

  答:是不是恰当。

  第121至150题出自市农委公文写作学习培训题库第六套题

  121、事务性行政公文的概念是什么?

  答:事务性行政公文也称通用性行政公文或普通事务文书,它虽然不是国家行政公文法规内的正式文种,但在日常公务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很广泛,常以行政公文中的某一文种作为载体正式发布。

  122、简要说明事务性公文与机关公文的关系。

  答:事务性公文与机关公文的关系是:①根本用途一致;②基本特征一致;③要求不同;④内容不同;⑤作用不同。

  123、讲话稿的概念是什么?

  答: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讲话者在会议、*、仪式等公众场合宣讲时使用的文稿。它能帮助讲话人准确地表达意思,避免讲话的随意性。

  124、简要说明讲话稿的特点。

  答:讲话稿的特点是:①贴近性;②鼓动性;③通俗性。

  125、写作讲话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要完整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了解上级行政机关的精神,掌握全局的工作重心,把讲话稿写成领导人认识的丰富和观点的完善。二是要体现出领导者个人的特色,要考虑到领导人的具体身份和平时讲话的特点,写成领导人想讲、愿讲的讲话稿。三是重要的讲话稿应由领导人亲自动手或主持起草。

  126、起草讲话稿时,如何选择称谓?

  答:讲话是面对听众的,所以要根据对象选择用哪种称谓,如:“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等。用称谓要注意周密得体,不能遗漏一部分与会者,以免引起这些人的不快。

  127、述职报告的概念是什么?

  答:述职报告是担任公职的人员向上级机关和群众陈述汇报自己履行职务责任的书面总结材料。

  128、如何写作述职报告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应先写清述职人的自然情况,如任职时间、负责某项工作、职务责任并简要叙述工作是否称职等情况。主体部分要写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及总结出的教训,以及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29、写作述职报告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一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更不能无中生有。忌文过饰非、推过揽功。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把主要成绩或问题讲透彻就可以了,不能面面俱到。三是要文风朴实,用事实说话,不要追求文字上的华丽,以词害义。

  130、如何写作计划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要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对计划作概括性的说明,它是制定计划的基础,要讲清根据什么制定计划,制定什么样的计划。主体部分要写清计划的总体目标、完成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应该把内容交待清楚,不能太简略。目标的描述要真实,这样才能提高可信度。措施要具体可行,合乎情理,经得起论证,尽可能量化,步骤要清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和目标,具体责任人是谁,安排须合理、合情,环环相扣,步步落实,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结尾比较灵活,一般不写总结性的话,有的可写些表示希望的词语。

  131、简要说明总结的特点与作用。

  答:总结的特点与作用联系紧密,一般有以下两方面: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②深入认识,提高工作水平。

  132、如何写作总结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部分应概述某一段时间内的情况,包括工作背景、基础、成绩、效果等;接着写经验和体会,包括具体的做法、事例、数据等;然后写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写明今后的设想及要努力的方向。根据内容的多少及复杂程度,可分列小标题陈述或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写,也可并列展开写;还可以按基本情况、主要成绩、问题及意见三大块来组织。

  133、写作全面总结应把握哪些主要方面?

  答:它要求比较全面地总结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其中包括情况介绍、成绩和经验、缺点和教训、表扬与批评等方面。这类总结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防止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说不透彻。这就要求作者掌握较全面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否则是做不好这篇文章的。

  134、写作专题总结应把握哪些主要方面?

  答:专题总结也叫经验总结,它是对某一方面的经验专门进行的总结,因此内容单一,针对性较强。经验总结,一定要有思想深度,能高度概括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内容上要具体、详细,说理性强。

  135、写作个人总结应把握哪些主要方面?

  答:个人总结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和思想方面的情况总结,应该抓住主要问题,突出经验、教训及个人思想认识上的收获和体会,不能是生活过程中的回顾和一般优缺点的检查。

  136、简要说明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

  答: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是:①针对性强;②用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37、写作调查报告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①要深入实际,详尽地占有资料;②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③认真分析,科学概括。

  138、简报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简报要求篇幅简短,内容简要,无套话废话,直截了当,突出一个“简”字。编写简报要求一个“快”字,慢了就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快”是简报的生命。坚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编简报的起码要求,要突出一个“实”字。编简报要在“新”字上下一番工夫,应该把最新的动态、经验、见解及新事物的萌芽和错误倾向的苗头及时写入简报,传递给有关方面。

  139、简要说明简报的种类。

  答:简报的种类有:①情况简报;②会议简报;③专题简报。

  140、如何写作会议记录的正文部分?

  答:开头先写清召开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姓名、职务;列席人员姓名、职务;缺席人员姓名、职务及缺席原因;主持人姓名、职务;记录人姓名、职务。主体部分包括:会议的议题;领导人的讲话内容摘要记录;与会者的发言、讨论情况应按先后顺序记录;最后是会议议决的内容,这时要做详细的记录,可采用分条式记录。

  141、“希望;盼望”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望。

  142、“是妥当或适当的”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为宜。

  143、“没有经过”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未经。

  144、“必须;一定。主要用于下行文,属指令性用语”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务必。

  145、“表示禁止或劝阻”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称之为?

  答:勿。

  146、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悉”的含义。

  答:①全;都。②知道。

  147、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下达”的含义。

  答:向下级传达或发布(命令、指示、意见)。

  148、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现”的含义。

  答:现在;此刻。

  149、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行”的含义。

  答:①做或实行。②将要。

  150、解释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行文”的含义。

  答:发公文给(某个单位或某些单位)。如“行文各地”。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